集团出于对未来发展的需要,于今年9月份引进了春晓GST系统。GST系统是专为缝制行业而设计的方法分析、时间研究的一门技术,是管理系统的动作时间分析系统。
目前我们还都是用经验评估和秒表测时这两种方法去完成工时测定的工作,由于受人为的主观、做个人的评估标准等因素影响,需要反复分析测定。而GST就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如果应用好,对我们的标准化管理有更进一步的帮助。
所以集团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而引进了GST,定于10月开始进行培训,此次培训参加的人数非常有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加的。这次集团举办GST培训,南江公司第一时间给我报名参加培训。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工序的标准作业方法的分析更为合理与准确。
在这为期10天的培训中,主讲谈飞云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GST以及它的优点,还有在企业的应用范围,使我更加认识到GST在企业运用的重要性。
在第一部分GST理论知识的培训中详细介绍了GST的概念和GST的应用,并指出我们传统方法的不足以及一些受限条件,体现出了GST方法的科学性,是值得我们掌握的一门技术。
第二部分学习的是动作代码分析,它是把缝制行业的所有动作归为7类常用代码、2类补充代码、5类毛衫专业代码、5类变量代码,虽然看似复杂的52个动作代码、28个专业代码和5类变量代码,当你学会融会贯通的应用时,GST可以是一个很强大的帮手。第三部分学习的是代码的综合应用,把前面两部分学习的根据案例分析,包括工序命名规则、作业分析、动作分析、方法比较、时间表达、标准时间计算等。
经过此次GST培训后,以后按GST去做工时标准我们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现在用秒表去测时,通常一个工序要测很长时间,并不是因为工序难做而测的时间长,而是大部份的员工没有标准的作业,需要通过录像分析,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时间,通过个人作业评估和作业宽放计算出标准时间。大部分员工看到我们去车间他们就会特别注意我们,他们怕做快了测出来的时间会降低他们的工价,当我们在录像或测时时,他们就会故意放慢速度,我们一走他们马上恢复之前的速度,所以我们要测出某个工序的标准时间就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例如我们要去测缝盘时间,如果是站员工身边测,肯定是测不出规范作业和正常速度的,那就只有远距离用秒表观测,而远距离测的时候看不清楚作业操作,通常要测十几遍才行,无形当中增加了我们很多时间。
而用GST就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因为GST是以标准作业动作为基础,再加上作业的宽放而得出的时间,我们只要做一套标准作业动作在GST系统输入,GST系统就会根据已设定好的系数计算出时间,避免由于工人的作业不规范、对作业打分主观等因素而引起的时间误差。使标准时间更加合理、准确,还可以改善员工的作业标准化,从中提高生产效率。
从这次培训的学习中,我发现了我们目前所存在的作业没有标准化、辅助作业无效劳动浪费多等问题,也暴露出现在工作的不足。
经过GST系统预定标准动作分析计算出时间,再由现场员工按预定动作作业,验证了GST的准确性,解决了我们很大的一个疑难问题,也让我们更加认同了它。
虽然GST系统里有基础数据资料,但是还是要结合公司的现状做数据去验证,建立一套适合我们公司的标准作业动作数据,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