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谁治愈了你的精神内耗

南风文苑      南新漂染  木  棉

  前段时间,一段“回家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火遍全网。他在挣扎与困顿中表现出来的庄敬自强、乐观豁达令我们心生敬意。标题中“精神内耗”一词,更是击中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何为精神内耗?也许你总会陷入一种精神防卫模式,认为整个世界对你充满敌意,不断苛责自己,认为自己做么都不好,又或沉溺于过去的遗憾里无法释怀……外在的、内在的压力让每个的内耗不断加剧,我们又要如何去减少内耗,拥有自己的力量、资源和勇气?

  增加自己的能量,给自己留点时间。有时候,你感觉自己有永远做不完的工作,耗尽了能量却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下班后还要照顾孩子,还有一堆家务要做,你被琐事缠绕得精疲力尽,情绪自然也跟着陷入沮丧中。一天24小时,你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呢?没有时间运动,没有时间见朋友,更谈不上一个人静静地看会儿书,给自己自由放松的时间。或许你该清楚知道自己的优势、局限或资源,学会向一些事情说“不”;或许你该停下来,把手上事情做个优先排序。人不只需要休息,也需放松和充电。给自己留点时间,你在生活与工作中的每一步才更有力量。

  换个视角,拥有最好的自己。毫无疑问,压力是最大的内耗来源,当你感到有压力时,身体会有什么变化?肌肉紧张、胸闷、头疼、吃得更多或更少、入睡困难、易怒、暴躁、缺乏耐心……或许我们该换个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从高楼向下俯视,高大的汽车都变得迷你起来,更何况马路上过往的人们;从飞机上俯瞰,你熟悉的高楼大厦也只是一堆建筑当中的一个;今年从空间站回来的宇航员接受采访时曾说,从空间站望向我们的地球,它犹如颗悬挂于宇宙中的蓝色小星球。于公司,于家庭,我们是不可或缺的一员,于宇宙,我们只是地球上一颗微小的尘埃,我们如此重要又如此渺小。常听人感慨,“我好像什么都有,温馨的家庭、可爱的孩子、不错的事业,但为什么却觉得不快乐?”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足,也是内耗的根源,唯有接纳自己,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相信在你的内在,最好的你已经住在里面了。换个视角,就是给压力一个转机,一个回旋的余地。

  移除障碍,给自己一个内心目标。你是否有过这样一个时刻:明明可以立刻做好的事,总是忍不住拖至最后一刻,你内心有许多声音:这样行不通的、不会成功的、我太累了、我不知道如何入手……每一个借口,都是一次内耗的起点,在借口背后,实际上是我们无法克服的恐惧感。罗斯福有一个建议:每天做一件让你害怕的事,而不是因为害怕而把自己击倒。每克服一点恐惧,就犹如搬开了一块挡在你面前的木头,这样前进的路慢慢也就通畅了。没有了恐惧的束缚,你将会感受到内心真正的自由。至于内心的目标,它不一定是什么伟大的使命,它只是代表你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对未来的期待。内心拥有了清晰的生活目标,就不再整日忙碌却感到空虚。

  在学着克服焦虑、纠结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划分界限、为自己增强能量,学会了转换视角、减轻压力,移除了恐惧,有了更高效的工作与生活。思想家、作家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这粒沙,就是你心中的纠结、焦虑、恐惧。而清除这粒沙、克服精神内耗最有效的做法,就是:立刻去做,有行动才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