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浅谈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管理论坛      南泉 陈丽双

       在日常工作中你肯定听过这样的议论:某某人对待上级友好就是拍马屁的行为;勇于主动接受新任务新挑战就是为了彰显自己、贬低别人;履行职责严格管理就是傲慢、专横、独裁……还有,在一些人固有的思维意识中就认为女性管理就应该温柔贤淑,男性就应该大男人主义;与众不同就代表爱出风头,爱表现;完成别人无法完成的的任务就会招人妒忌等等。

       这些成见的存在,会影响到管理者的执行。有些管理者为了不招致“非议”,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让管理工作任务变得很困难,还会导致不愉快的情绪和焦虑,抑郁等。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一则寓言《父子抬驴》的故事,因为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而导致自己没有主见,老是在意别人的看法,先是“儿子骑驴”到“父亲骑驴”再到“父子都骑驴”然后“父子俩个抬驴”,最后驴子“掉到河里”。最终是父子由于自己没有主见,在意别人的看法把事情办砸了。那么管理也一样,心中有原则就不会太在意别人的评价。

       一个人想从事管理工作,做好管理工作,还想从中不断进步,就必须对管理者的角色有充分的认知,必须掌握及了解管理角色的动机。因为它是作为管理职业成功的内在力量。

       下面介绍关于管理角色的六个构成,具体如下:

       一、对上级友好。首先作为管理者应该和自己的上级有良好的关系,不能对自己的上级充满太多的负面情绪,每个能成为你上级的都一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努力达到上级对你的期望,工作安排等种种事物都必须得到上级的支持,从而使工作任务变得顺畅。反之,工作任务就会变得很困难。

       二、勇于接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勇于接受新挑战就意味着会遇到困难,也会面对失败,无知等种种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在逆境中成长,产生新的蜕变。反之,害怕失败,自己也得不到成长,与成为管理者的身份是不相符的。

       三、懂得运用职责权力。管理者须对下级行使权力,指挥下属;适当运用奖惩,加强管理者的影响,使下级的行为方式与团队的目标一致。如果害怕指挥别人,感到采取职位权力很困难,而困扰自己,都是没有达到管理角色这一要求的。

       四、勇于果断行事。能对事物的发展做好决策,并进行计划、领导、协调与控制,采取必要的奖惩行为,以及保护下属成员。如果对行为方式很被动,一想到要解决问题就烦恼的人,对管理工作就很难取得成功。

       五、与众不同。作为管理者肯定在许多行为中表现得与其他人不一样,而且管理工作也是这样要求的,也许有些行为必然也会得到注意,讨论甚至被批评的事;如果因为下属做错,被自己的上级批评或对自己的想法表现出不愉快的感受,对管理角色的适应性也会越差。

       六、完成日常常规的事务。主要涉及日常工作,与上级的日常沟通和决策,还包括统筹预算评估,接听电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处理突发事件等,所有的管理工作都涉及这些要求,只是不同的职位具体的活动多少会有些变化。作为管理者必须乐于面对这些常规事务,并从这些事务中得到成就感。不要把他们当作烦恼或负担,导致自己无法胜任。

       综上所述,如果一个人具有以上管理角色动机成分越多,就越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