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封面
正文
浅议企业的布局(上)

管理论坛      广西南达 一片叶

       一个企业,如何进行产业布局,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相当多的企业,目前状况尚佳,便安于现状,没有前瞻性和系统性的规划企业的未来,这是一种极为短视的行为,居安不思危,安乐就忘战是不行的。

       布局是指企业的升级和拓展以及如何更好的分布生产基地、掌握生产要素。它分为战略性布局和战役性布局。一般战略性布局,可以为企业规划几十年或上百年的蓝图,而战役性布局为企业规划的时间有限,五至十年足矣。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掏空了美国中低端制造业,让美国高悬于高端制造业的顶端,不得不花上大笔的钱,来购入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中低端制造业生产的生活必需品。造成巨额的贸易逆差。而中国却成了全球唯一一个产业体系最完善的国家,并正冲击高端制造业,大有取代美国之势。特朗普上台要同中国打贸易战,就是想遏制中国高端制造业的 发展,再让中低端制造业回流本国。但中国通过几十年布局,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已无法让美国梦想成真。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有大批的港澳台及国外的企业抢滩中国大陆,他们冲着国内巨大的人口红利而来,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共成长,赚取了大笔的改革红利。而有更多的企业,没能搭上中国改革的快车,它们既失去了中国内地的广阔市场,也失去了自身产品的价格优势(当时国内劳动力成本低)。拿日系车和欧美系车来说,借助中国改革开放之力,日系车帅先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他们或与国内的车企合资,或独资建厂,一枝独秀,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大壁江山,赚得盆满钵满。反观欧美系车企,迟迟不肯进入中国市场,就怕中国撑握了他们的先进制造技术。德系车的桑塔那倒是进来的比较早,但几十年一成不变的配制和样式,根本无法与日系车相提并论,错失了大好的发展机会。虽然欧美系车企最终还是进入了中国市场,但形势已不再像改革之初那样好了,等待他们的只能是竞争激烈的市场拼杀。这就是企业布局的失误。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可见企业的合理布局是多么的重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40年的奋斗,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劳动力成本已成日升月长之势,原来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人力成本增长更盛,一般的加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形的加工业,再无多少红利可取了。加之环保等的压力,珠三角、长三角等企业密集地区的企业,又将面临新一轮的外迁压力。这一轮的外迁,比当初抢滩内地来得更加艰难、更加让人难以决断。因为企业有自身早已熟悉的供应体系,有为企业服务几年或几十年的熟练员工,以及习以为常的当地政府的规章制度。但继续呆在原地,试问企业又有何利可图呢?

       目前,毛衫加工业还没有可让机械代替的全自动生产线,将来也不具有更好的方式来代替人工,这一行业依然是劳动密集型占主导,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代工价格的一成不变,这一行业将举步为艰。为此,我认为,大势所趋之势,就是企业应尽早重新布局之时。布局应从两方面着手,即国内布局和国外布局。

       一、国内布局:虽然国内劳动力成本直线上升,但就此失去了绝对的优势了吗?我以为不然。国内的发展极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失衡十分的严重,大部份国家级贫困县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也就有大批的贫困人群在这一地区,国家的战略是在2020年消除贫困人口,为此对这一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如广西、云南、贵州、宁夏,新疆等地就集中搬迁了大批的贫困人群,有的安置点建有成片的住房,一次性能安置几万人居住。这些人群搬入安置点后,部份是以搞特色农业来脱贫,但人数有限,绝大多数人群没有合适的工作,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理想的用工对象。企业要随国家的战略政策而动,这样既能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又能获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更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央视曾报道:宁夏一地区脱贫安置点的不远处,有大片的戈壁滩,几年前就有一老板对此地进行了考查,并承包了戈壁滩,计划种植葡萄,后来借助脱贫安置点的人口和当地的扶持政策,建起了葡萄园和酒庄,员工们每天是坐着企业提供的公交车上下班的。企业就应有这样的布局眼光和胆识。现在脱贫已成一些有脱贫任务的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给他们脱贫的时间已经不多了,2020年是一个时间的节点,易地搬迁是脱贫工作中最不好做的,政府虽然给贫困户建了新房,但他们搬出来后,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让他们搬出后不会再搬回去,是当地政府最为棘手的问题了。所以,企业向这些僻远贫困地区布局,还是有大的潜力可挖的。

       二、国外布局:现在许多企业转向东南亚投资建厂,成功的企业当然有许多,但刹羽而归、落荒而走的更多。据国内官方数据统计,在柬埔寨投资的企业,2016年撤回了160多家,2017年撤回了190多家。在东南亚其它国家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其原因:

       1、是当地人庸、懒、散,缺乏中国人积极进取的精神,而人力成本却并不比国内的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