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讲的大概意思是工匠想要让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让工具锋利。对企业而言,合理应用现代工具,不仅能优化原先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化,合理拆分工序生产,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各善其长,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同时能有效减少搬运距离的浪费,减少搬运耗时,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生产氛围。在缩短生产周期的同时,完成“一个流”生产。
“一个流”生产,简然有序的现场管理,让人赏心悦目。“一个流”生产俗称单件流水线,也就是吊挂线生产,它的好处是便于实现标准化管理、目标化管理和数据化管理,在方便管理的同时将效益最大化,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目的。
曾去过一家做针织校服的服装工厂,到了缝盘生产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杂乱堆放于桌子台面和过道地板上的半成品,原先宽阔的通道变得狭窄;生产还是采用线下整打缝制,整打取货搬运的传统操作方式,员工整理衫片的同时还要数衫片对数,缝盘操作者需要根据工序间的变化,来回切换针种的使用。因此整件成衣生产周期较长,且繁琐,生产效率较低。
透过现象看本质,该工厂生产方式和现场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而相比我们工厂缝盘生产车间,结合从线下到线上,从整打缝制到单件流水的过渡,如何体现优秀的现场管理文化呢?
一、生产环境和空间的变化
线下生产经常出现半成品乱堆放现象,场所空间利用率低,现场生产环境不美观、不整齐,清扫较困难。而线上生产,半成品衫片以一个衣架一个条码的形式,人性化U形吊挂流水线,有效利用纵向黄金空间,生产流程清晰,规范有序运行,现场环境干净整洁。
二、生产库存和产量的变化
线下生产,半成品库存都积压在操作者手中,因为以打数成品统一交货,成品周期较长,占用现场场地较多,且来回搬运浅色衫片容易出现脏污。
而吊挂衣架运行中,半成品库存一目了然,吊挂系统可实时查询各员工成品的产量,拆分工序运行后有效缩短了生产周期,不占用地面的位置,避免衫片因多次搬运造成脏污,减少后续作业不必要的清污耗时。
三、作业标准和效率的变化
线下生产操作因为没有拆分工序作业,员工随着工序的变化要更换针种操作,会出现同针种缝线松紧调节的情况,导致成衣缝线松紧不一,同时也影响操作熟练度的提升,间接影响生产士气。
吊挂线作业合理拆分工序,将各工序的缝线松紧统一调试后使用,根据吊挂线生产平衡分析安排各工序员工人数,按照作业操作标准一对一指导并检验,员工反复做一个工序,作业熟练度高,减少无谓的搬运浪费,员工生产士气旺盛,生产气氛良好,效率提升明显。
四、企业形象和文化的变化
线下生产杂乱的工作环境,也会影响到员工的作业情绪,生产气氛较为散漫,不利于企业形象塑造和客户信任度提升。
俗话说“人靠衣装”,工厂也一样,良好的工作环境也会提升员工情绪,进而影响到生产力。
吊挂线中,各工序有条不紊运行,车间规范有序、干净整洁,这是企业软文化的体现,也是企业对外的实力名片。
五、员工个人到团队的变化
线下员工整件缝制,合并工序生产,做多做少都不影响其他人的产量,没有紧迫感,产量较低。而吊挂是拆分工序生产,上中下各工序之间有序衔接、协调配合,大家在同一个团队中共同努力,这就能够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培养员工积极进取的合作精神。团队拥有共同的目标,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综上对比,正如我看到的一样,优秀的现场管理文化不仅是始终围绕6S管理去规划,去实施,更是在培养员工的文化意识建设。
在这条路上,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创新,因为——世界不会停下来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