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衫生产的生产过程包括织片、缝挑、后整三大工序。三大工序生产衔接顺畅,且质量稳定,就意味着保质保量保期完成走货的把握更大。生产顺畅是生产管理者最希望看到的场景,而保障生产顺畅则要靠大家一起努力。
在生产过程中,产前会是质量把控的第一关,管理人员要及时、到位的传达大货生产要求及质量标准;一线员工是质量把控第一人,要牢固树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质量责任意识,做到对不合格品“不接受、不制造、不流出”;现场管理人员要对生产和质量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监督,及时反馈问题,做好各道工序的沟通衔接;质检作为每一道工序中的最后一关,也是下道工序中必经的第一关,更要做好“守门员”。
南江公司设置了大电机织机部-查片、缝挑部-查缝-查补、后整部-后查补等质检部门。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在质检后流入下一道工序。这样层层检查,就是为了进一步控制产品质量,有效减少返工。返工减少了,次衫产生也就随之减少,从而降低工厂损耗。换而言之,返工越少,产品合格率就越高,企业就能降本增效。
要想提高产品合格率,就必须稳抓质量。质量是企业对外的名片,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严把质量关并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也不能单纯依靠人的自律自觉,技术层面上,我们可以具体结合IE技法,进行现场管理的改善提升。从目前南江的实践来看,IE现场管理改善与车间管理进行充分配合,能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稳定质量,并优化生产模式。目前企业的现场管理改善中,又分为事前改善和事后改善。
事前改善是指实际生产中,在大货生产前,尽量完成该做的改善,把大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解决在前,如预判在人员、机器、物料、工序、流程、管理等各方面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并保证大货的顺利生产。这样在实际开大货时就不需要太多的改善了,用中国一句谚语表示,就是“防患于未然”。
而事后改善是指在大货实际生产过程中,结合现场管理者的持续跟踪监督、及时反馈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留意质量及异常问题,不定时抽查生产中的大货质量,做到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问题拖延化,造成更大的损失。说白了,就是要“及时止损”。
IE现场管理改善具有对问题的预判能力,具有对问题的纠正能力。事实告诉我们,大家应该向前走一步,因为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当稳抓质量和细抓改善相结合时,车间现场生产管理才能做到又快又好。当质量意识全员共同参与时,才有利于打造出一支高质高效且责任心强的生产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