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正文
创新有章可循 精准来自用心

评论      本报评论员

       日前,参加南益技术研发中心首批吓数、画花“一体化工艺师”培训的十位师傅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并通过考核。技术研发中心同仁亦将策划此次培训的思考与总结撰写成文,刊发于本期二版。此项培训有两个创新,一是将吓数、画花、编制工艺一体化打包,实现人员的“全面多能”;二是采用结对子、互教互学的培训形式,教学相长,互相促进。方法不一定人人适用,但文章中所总结出的创新的内在逻辑,却可以被大家掌握和复制。

  首先,要有大局观和危机感。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创新?很明显,要么是因为现有的管理手段“招数用老”,所费不赀但效果不彰;要么是有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产生,目前的经验应对不了。如果等到窟窿大了再来解决,已经迟了一大步。只有怀抱对市场瞬息万变、企业优胜劣汰的危机感,用心揣摩形势,形成对未来的前瞻性判断,才能在趋势渐显、危机萌芽之时就早做准备,提前应对。

  其次,要找准核心问题。创新就是创造新的、更高效低耗的解决方案的过程,是解决问题和矛盾的一种手段。因此,创新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一定会对应一个具体的问题、一定要解决一个既定的矛盾。但是,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许多问题并不是一元方程,往往是许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看起来需要解决的是一个大的问题合集,如果各个击破,既费时费力,还可能事倍功半。正确的办法是将问题抽丝剥茧、不断追问,从表面现象中挖掘出最根本的矛盾。因此,有志于创新的干部职工,一定要肯用心、多学习、勤思考,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找对问题、精准发力,创新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第三, 要突破思维定势。形势在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也应跟着变,如果还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解决新问题,那么越是苦干蛮干就越是南辕北辙。很多人会觉得,我并没有思维定势啊?其实不然,我们对现有事物的认知,其实都是思维定势,比如之前大家认为,毛衣织造就是应该一个车间一个车间流转下去,比如吓数与画花是两道工序,比如老师只管教,学生只需学。而打破这些思维定势,我们就会发现,毛衣织造可以全程流水线作业,吓数画花可以合并为“一体化工艺师”,培训的形式也可以互教互学,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创新也是一样,虽有章法,但是要更好的创新,一定不能拘泥于章法,只有根据情况变化来制定策略,才能够克敌制胜,才叫做用兵如神。要打破思维定势,一定要有这样的认知,一定要有打破常规的勇气和巧思。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集团广大干部职工既是创新点子的“主脑人”,也是创新工作的推动者、执行者和接受者。我们必须把解决核心问题作为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思维、优化思路,时刻根据形势变化增长本领才干,持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用心实践、扎实创新,以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努力,持续推进集团创新进程,铺开创新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