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机配合法的奥妙

管理论坛      南泉 陈阿月

       IE工业工程动作七大手法中的人机配合法,指的是通过操作者、操作对象和操作工具三者的合理布置和科学组合,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少作业工时消耗,以提高产品产量。

       举个例子,我们早上起床到吃完早饭出门,大概是这么个流程:刷牙洗脸(6分钟),煮开水(10分钟),穿衣服(2分钟),准备奶粉和杯子(1分钟),冲奶粉(1分钟),牛奶冷却(5分钟),吃面包(2分钟),喝牛奶(1分钟)。如果按部就班完成以上事情,需要28分钟。

       但是通过合理安排,却可以用19分钟完成。首先在煮开水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刷牙和洗脸,穿衣服,准备奶粉和杯子,这样用时10分钟,然后冲奶粉1分钟,冷却5分钟,总共就是16分钟,最后就是吃面包2分钟和喝牛奶1分钟,这样最后得出的就是19分钟。这就是IE所说的“人机法”的基本思路,原理就是这么的简单——利用一切可用的空隙时间做有价值的事情。

       以南泉大型花样机模版间前后幅棉工序生产为例:

       1、作业员动作:打开模版、放入裁片铺平、用夹子夹住裁片、放入模版,共用时2分钟。

       2、机器处于自动运行中(作业员不用操作),用时5分钟。

       3、机器运行完作业员动作:解开夹子取出成品,用时1分钟。如果一个人一台设备,实际操作时间8分钟一件成品,一个小时60分钟,可以完成7.5件成品(不考虑不良品、机器故障等意外情况)。

8.jpg

       这是一人一台机器的实际操作时间。循环时间是指作业员在一台设备上连续作业完成一个产品所需要的时间。

       假如,一个作业员同时操作多台机器呢,可以吗?一个小时能产出多少件?这就用到了我们所说的“人机法”。画个示意图如下:

9.jpg

       等待空隙时间可以操作另一台机器,就像煮开水时的过程中,可以刷牙、洗脸之类的,这就是掌握了人机法的概念。这个循环时间12分钟是利用3台设备完成了三件成品所用的时间,做一件成品的时间要除以3,得出来是4分钟一件成品,表示1人操作3台机器,平均4分钟有1件成品,那么平均一个小时可以生产15件成品。

       一个人一台设备,实际操作时间8分钟,一个小时60分钟,可以完成7.5件成品。如果把人在机器运行的等待时间利用起来,一个人至少可以同时操作3台设备,这样每4分钟就可以生产出一件成品,一个小时可以完成15件成品,效率翻了一番。这就是人机配合法实际操作的案例和思路。

       因此,通过对操作者、操作对象和操作工具间互动动作和时间的分析,合理地布局操作工具,科学组合操作工序,从而将无价值的无效等待时间转变为创造价值的有效时间,进而实现产能倍增,这就是人机配合法的意义和精髓所在,也是集团企业利用IE技法,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