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生活中,人总是要不断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我们要么迎接挑战,要么采取逃避的态度,那么什么因素决定了我们的选择?显而易见是受思维方式的影响,积极思维方式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消极思维方式捆绑着我们原地不动。
5月20日接到P.A.C.E.内训师将在6月考核的通知,对于新讲师的我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去年12月14日结束P.A.C.E.讲师培训后,才开展沟通模块两节课,再加上疫情影响,已时隔4个月未开课,理论知识要联系实际才能真正的理解与应用,而现在感觉没能力、没信心、没底气去接受这一轮的考核,迷茫和困惑使我想逃避面对这个难题,消极的思维已经抢占主导地位。随着负面情绪的产生,不仅降低了我的工作效率,还给P.A.C.E.团队的其他伙伴带来负能量。
5天后考核时间确认下来,线下笔试时间在6月8日下午两点开始,线上考核时间定在6月18日,考核时间更加突然,无形的压力逐渐升涨。5月29日下午三点开个语音会议,关于考核的几个事项,大家一起抽签抽知识点和视频录制(确定优先顺序),而我却偏偏抽到最难一关,也是自己的弱项,欲哭无泪啊——仅剩9天准备时间,一边要工作,一边要准备录制视频的资料和熟记核心模块的知识,这无非又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我利用工余时间,把所有P.A.C.E.书翻了一遍又一遍,可似乎没有记住多少内容,反而时间悄悄走近,巨大的压力和恐惧,让我感觉似乎要全线崩溃了。
无意中翻看《时间与压力管理模块》,虽然这个模块还未开课,但看到课程五“积极思维”RM-17《青蛙的故事》和RM-18《雨伞和面条的故事》,顿时让我豁然开朗,原来积极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改变应对方式来排遣压力。茅塞顿开的我状态大有改观。想到刘佳宏老师说过让我们多看看模块的书,每一次看都有不一样的理解和收获,而一次又一次的考核何尝不是在帮我巩固P.A.C.E.的知识,让我在未来的日子讲解给学员听时,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而且利于实践。“育人先育己,方可为人师”,脑海里突然跳出这句话,让我更加笃定——我要合理安排工作,不断挤时间备战,准备知识点试讲资料的同时,也不减少看书的时间,不管结果如何,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相信自己可以的。
消极思维总是喜欢粉碎我们内心深处瑰丽的梦想和美好的期望,让我们的人生失色;积极思维可通过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来帮助解除压力,从而有效解决问题,更能让我们产生前进的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更合理地规划和管理时间,能给我们的人生增色添彩,你值得拥有。
来吧,解开思维“枷锁”,我们一起大步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