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质量管控在于精

管理论坛      南祥 腾 祥

       质量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质量,客户不会接受,消费者不会买单,质量关乎了一个企业的生存,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要把好质量关,质量的管控工作就要抓好,要注意质量管理的精细。

       质检人员要有责任心,要精明。对于质量的重视应该是绝大部分正规企业的共性,但质检工人的素质高低有时会影响整体的质量水平。把好质量关是每位质检工人的职责,但总有一些不称职的人员,在工作中马虎应付、敷衍塞责,不经意或故意“放水”,使不合格的产品流到下道工序。她们只算了眼前自己工作轻松的小账,殊不知企业的“大账”却损失巨大,不要说返工的费用,可能还有误期的赔偿以及客户对企业质量的不信任。这种不精明的质检工人应该及时换岗或辞退,不然将会影响整个质检队伍的风气和企业的形象。

       质量管理需要精明的管理人员。俗话说业精于勤,工厂不同的岗位技术要求不一样,而质量的管理人员无疑是专于质量的专门人员,作为企业的重点岗位的管理人员,应该是专才。作为产品质量的把关者,他们除了必备的质量技术,精于发现质量问题,还要精于解决质量问题。合格的质量管理员要能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又能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不出错。作为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质量技术、质量意识同样很重要,她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巡查和指导能掌握现场第一手的情况,才能第一时间优化质量工艺,反馈质量问题,同样她们也要具备精明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企业决策者要有质量管理的精明手段。质量管理需要制定精明的策略,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质量管控制度是保证质量工作运作的基础,而且制度要能发挥作用,运作的流程要符合实际工作情况。决策者首先要确保制度到位执行,要让质量的追责处罚能真正落实有效;其次是合理使用质量管理人员,要靠决策者的慧眼识人,要敢于选用有责任心的人才,大胆摒弃不敢管理只想做“好人”的好好先生。当然质量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现在很多企业陷入了质量管理的人力怪圈,一发现质量问题,就增加人手,导致质检人数过多配备不合理,有的为了稳定质检队伍,由原来的计件改用计时工资,导致工人出工不出力,如此种种情况就像双刃剑,如何监管和协调也需要决策者的精明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