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封面
正文
服装模板机掀起效率革命

智造进行时      南泉 珍 惜

       在服装制造业向精益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模板技术的革新成为破解生产效率瓶颈的核心引擎。IE理念通过优化流程、降低成本、稳定质量,正重塑传统服装生产模式。一场由手工到模板机的工艺变革,正通过数据与实践诠释着技术革新的力量。以男装有帽长袖卫衣衫的袋鼠袋制作为例:

       一、手工制作工艺的局限与瓶颈。传统手工制作袋鼠袋的工艺,依赖工人的经验与熟练程度,三道核心工

序串联作业,各环节的效率与质量均存在提升的空间。

6.jpg

       三道工序累计总工时177秒/件,换算后每小时产能仅20.34件。在人力成本攀升、订单规模化的背景下,该模式面临效率低下、质量波动大、品控难度高的三重挑战,难以满足现代制造业标准化需求。

       二、模板机工艺:驱动的流程再造。面对手工制作工艺的诸多局限,模板机工艺应运而生,它结合工业工程(IE)理念,对传统工艺进行了流程再造。引入模板机后,基于工业工程(IE)原则(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工艺重构为“铺片定位+机器车缝”双环节,实现效率突破: 

7.jpg

       1>铺片定位(114.22秒)

       通过专用模板的凹槽设计与定位标识,工人仅需按模板铺设、折叠布料,即可完成袋鼠袋预成型。该环节取消扫粉、烫袋鼠袋止口工序,通过机械定位替代人工经验判断,消除标记偏差与熨烫质量波动问题。

       2>机器车缝(24.86秒)

       模板机凭借预设程序与精密机械结构,自动完成均匀走线与收针。设备配备双工作板,采用人机并行模式,当一块板进行缝制时,工人可在另一块板同步铺片,实现生产流程的“无缝衔接”。

       三、工艺革新带来的综合效益。(1)效率突破:产能提升超50%通过流程重构与机器自动化,单件标准工时从177秒压缩至114.22秒,打破人工操作的产能天花板,满足规模化订单交付需求。(2)质量标准化:模板定位,消除人工误差,尺寸精确,针距均匀,返工率降低。(3)成本优化:1.实现规模效益,尽管模板机工艺前期需投入设备购置、模板定制等成本,但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逐渐降低。2.人力成本的节约更为显着:自动化操作减少了对熟练技工的依赖,普通工人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岗,企业可通过优化人员配置降低用工成本。(4)人力优化:重构生产模式,传统手工制作对工人的技能与经验要求极高,而模板机简化基础操作,使熟练技工可转向复杂工艺,释放高技能人才价值。

       四、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服装行业将面临更多挑战与机遇。只有不断创新、持续改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模板工艺的改善与效率提升,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帮助。

       这场从手工到模板机的工艺变革,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升级,更是服装制造业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一步,以技术驱动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在服装行业竞争中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唯有不断创新、加速转型,服装企业才能在智能化浪潮中占据优势,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