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封面
正文
生产成本管控

控本提效      南江 凌 帆

       生产中优化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浪费是成本管控的基础。

       生产成本主要是指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所要花费的成本,也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而直接成本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也是降本增效、控制毛利率的重点,因折旧和管理等其它间接成本相对固定。

       要有效地控制直接成本,工价预算是基础。只有以工价预算作为目标成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工艺改良和浪费管控,减少异常工序,才能达到目标毛利率。这其中,几个方面的工作要抓牢做好,首先是工艺的标准化和品质控制;其次,生产线的平衡和转款率;最后,工价标准和工价目标管控,也就是人工成本的管控。

       一、工艺改良和浪费管控。

       1.工艺改良应重视复办阶段和大货试生产办。其一,在办房制定好工艺标准;其二,重视试生产办,在产前试生产阶段,结合工艺标准与车间实际生产的工艺问题进行优化提升效率,并减少返工、稳定品质。我认为做好工艺改良要做好三个关键的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流程。这其中又可以根据单量分为两大类,3000件以下小单一类,3000以上大单一类:大单深入各工序优化工艺,小单重视品质减少返工浪费。再根据款式又可分两大类,特殊工序款式一类,基础款式一类:特殊工序重视工艺优化,基础款式重视工艺标准化,从办房起办到车间试生产,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的“持续改善”流程。有一句话说得很好“预防才是控制的最高境界”。 所以只有在生产前全员参与,才能暴露更多的问题,解决问题,为改善工作做更多的可能性,做到避免大货边生产边改善的囧境。

       2.浪费的管控。浪费主要有两大方面。其一,因品质问题而产生的返工浪费;其二,工艺标准存在漏洞,导致增加工序或增加作业难度,造成人工成本的浪费。浪费的管控并不是三两句话可说明白,但简单来说,就是小单重视大货复办,大单全员参与产前试生产办,由IE小组全程跟进问题的发现,参与改善措施的测试,并且落实到大货生产,确保没有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因为要明白在生产旺季,一旦出现品质返工问题,大概率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后果就是要不惜成本地补救。所以南江在大货复办、产前试生产办的运作是全员重视并参与,基本做到有效的规避浪费。

       二、生产线平衡和转款率。

       1.生产线的平衡。大到各大工序的平稳衔接,小到吊挂工序的线平衡,门道非常多。那么要如何控制生产线的平衡?其一,各大工序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计划和生产目标数跟进管控,做到大工序生产平衡;其二,保证吊挂线的平衡,做好转款、员工出勤时间、转款准备、待上吊挂区的货源、人员调整等工作的及时跟进。这也是使生产保持高效最直接的方法,南江的高效生产就离不开生产计划和目标数的管控。

       2.转款率。吊挂流水线的运作与传统线下运作相比,效率提升非常明显。然而要保持吊挂线的高效产出,要控制好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转款率。转款率对于传统模式的线下作业影响相对较小,却对吊挂流水线是致命的——一天运作一个款式和一天运作多个款,或一款运作1天和一款运作1周,效率天差地别。频繁转款对于生产效率是非常致命的。所以南江始终是以“小单变大单,大单提效率”为原则。比如,电机要根据缝挑吊挂的生产货期,调整各批号的机台数,以减少缝挑换款为原则;缝挑则优先满足吊挂线的产能,尽可能做到小单一次性完成,大单保证生产连续性。这样才能够有序的保证织片和缝挑两大工序的生产效率,后整吊挂的高效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三、工价标准和目标管控。

       1.工价标准。制定好从毛仓到包装各个工序的工价标准,因为一套合理的工价标准对生产效率提升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一,激励作用,因为员工可以明确自己付出多劳动就能得到多少回报,多劳多得;其二,提高生产效率,员工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会更加努力地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其三,各工序合理的工价标准,才能公平地反映各工序员工的努力程度,并给予公平的价值回报。

       2.工价目标管控。工价分款式和件数进行管控。小单与特殊工序要根据工价标准。而大单和基础款式IE组要根据试生产办制定《各工序工价明细表》作为目标工价,确保毛利率。再由各车间主管进行落实确认,对车间做不到的异常工价的工序进行工艺改良和优化,或研究是否存在更加合理的作业方法,并做好返工等增加成本的预防措施,以达到目标工价。切不可粗鲁地减掉工价来达到目标工价,这样子会破坏生产的氛围和员工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