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旺季时节,为了保证货期准时,就会遇到赶货。说起赶货,大家条件反射就是“赶!”在赶货时,就会出现许多员工求量不求质。“走马观花”、“偷工减料”、“放飞机”现象屡屡发生。然而,产量的提高必须要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产量才能真正谈得上效益。
每次的质量事故可以说都是切肤之痛,当我们在痛了之后要及时的反思,要把每次的质量事故都作为教训,有教训,需改正。任何人、任何企业不讲究产品质量,最后的结果只能死路一条。
我们通过反省后,就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去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努力:
第一,解决人的问题,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
经常性的对员工进行品质教育。要求广大员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以质量取胜”的观念,在生产过程中实行“三不主义”即:“不接受、不生产、不传递有缺陷的未成品或成品”,严格生产流程的质量控制。
第二,完善和落实制度,有了一个好的制度,我们就可以有章可循,但有了制度后必须落实,未落实的制度,等于没有制度。规范质量管理,就是要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我们要完善规范性的生产标准、流程或程序,规则性的控制、检查、奖惩等。
第三,产品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运作时,必须对产品进行过程的质量管理。
(1)做好开织大货准备工作阶段质量管理,这是保证大货质量的前提。在开织大货前,根据制单、吓数向承织车间管理人员进行交底并明确该批大货的质量要求。开织后,要根据大货的特点和客户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操作方案,以保证整批大货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面实现客户目标。
(2)加强运作过程控制,产品质量产生多数是在操作过程中形成的,加强对运作过程的质量管理,就是要控制好质量和进度,这是实现质量目标的重要保证。质量要得到保证,就要严格有关标准操作要求完成好每一道工序。在每道工序开织前,对各工序的具体准备工作、方案和措施进行检查落实;每道工序完工后,要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再交下一道工序,层层把关,做好每一道工序过程的控制,确保整体大货的质量。
(3)强化质量检验手段。对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进行控制,车间主任、班组长、质检员要用一双双“火眼金睛”“挑刺”对每批大货进行质量抽查,并对当场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工人学会自检,自查,要求员工们在交货之前要逐一地检查,一旦发现有问题的半成品或成品就要及时地捡出来补织好再交货,以便切实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车间主任、班组长、质检员可以对在大货的质量问题成因及解决办法多做一些讲解和强调。在承织大货过程中,发现组员有好的生产方法,要及时跟员工们分享,防患于未然。如果发现易出现的问题,必须给组员敲响质量警钟,齐心协力在质量问题控制在前,解决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