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曾有幸作为2016年度集团优秀员工,参加了表彰之后的太姥山之旅。
当天下午一路风尘仆仆赶到太姥山脚下的秦屿镇,由于“舟车劳顿”天气又不好,晚饭后我窝在酒店,心中默默的祈盼明天能雨过天晴,好好的一睹太姥山的风姿。
哪知道天公不作美,早早的醒来推窗向外望去,一股湿冷的风扑面而来,远处地面凹洼处的积水被密密麻麻的雨点击起圈圈涟漪,看来今天得看看雨中的太姥了。
吃过早餐后,旅游大巴载着我们穿梭于往太姥山景区的蜿蜒公路上,劈头盖脸的雨点打在前挡风玻璃上汇聚成溪水在流淌——下这么大雨,游太姥山多少会有点让人失望吧。导游看大家情绪不高,极力安慰我们,说雨中的太姥山别有一番风韵。好吧,“既来之,则安之”,那我们就雨中来游一回太姥山吧。
雨中的太姥山朦朦胧胧,不见突兀的山峰,迷雾中只微露翠绿的山林,天地山体连成一片,梦幻唯美。抬头望去,漫天的风雨从四面八方飘飘洒洒的飞落,瞬间冷冷打湿你一脸。
平日里一望千里的视线,被烟雨阻隔了,许多没有故事没有造型的石头若隐若现,被能说会道的导游一解说突然就活了,一晃眼就能产生出像是某种物体的幻象,与晴日相比,果然别有一番韵味。上山的小道蜿蜒曲折,用木板拼砌成的台阶湿湿滑滑的,让人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路旁茂密的树林在雨水的冲洗下,更显得青翠欲滴,山谷潺潺的溪水好似正在演奏着一曲悦耳动听的高山流水。
太姥山的山峻、石奇、溪秀等着实让人流连忘返,但让我觉得更有趣味的是她的“洞异”,其中印象最深刻和难忘的要数过一线天了。快走到一线天的入口,队伍就排起了长龙,半天才能钻进去一个人,这让排在队伍中间等很久的我心中犯起了嘀咕:这一线天真有这么难过吗?队伍在缓慢的前进,终于我也到了洞口,很明显能感觉到一股凉飕飕、阴森森的风迎面袭来,只见一条深不可测的幽暗石缝出现在眼前,前面的人早已横着身子攀着石壁走了进去,我也豪不犹豫的学着他的样子像螃蟹一样侧身摸着湿漉漉的石壁小心的挤进狭窄的石缝,仰头一看,只见山顶上有一条裂缝,微弱的光线从裂缝中透了进来,“一线天”大概就由此而得名吧。
我紧腰收腹继续往里走,光线却越来越暗,在混沌中只能凭着感觉摸索艰难前进,感觉前后的石壁都快把我挤扁了,这时石缝通道好像越来越窄,脚下的石阶也越来越陡,而且还有流水哗哗的在淌,我这么“标准”的身材都只能刚好通过,“哎哟”——这可苦了我后面一位“微胖界”的同事,我循声望去,依稀可辨他卡在石缝的窄处动弹不得进退两难,扭腰收腹张牙舞爪极力挣扎,模糊的影像加上他夸张的动作就好像在做着一套奇怪的“健身操”,他那副滑稽样,让我忍不住“扑嗤”一声笑起来,现在我终于明白洞外为什么要排队等候那么久了。当我们“过五关斩六将”,历尽千辛万苦走出一线天时,身上穿的一次性雨衣早已被撕成了“乞丐装”迎风摇曳,脚上穿的运动鞋也早已被溪水湿透,衣服也被地表水渗过石壁打湿,但我们依然兴趣盎然,有一种攻坚克难终得胜利的喜悦之情在心头。
能有一次如此难忘的雨中游太姥山的经历,也算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美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