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封面
正文
感恩我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职场随感      南泉 陈丽双

       2017年11月24日是感恩节,我再次踏上南益工业培训中心内训讲师之旅,并和学员一起进行了外训学习。无论是作为讲师的体验,还是作为轮训学员的收获,都是钵满盆满。而在丰收之余,心中也对帮助我成长的所的有人和事充满感激之情。

       早在2004年在校期间,就有幸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南泉公司,之所以说有幸,是因为公司各级管理人员都很关心和支持我们,我们被当做是公司的一员,并获得了在校园内完全得不到的珍贵体验。而公司领导庄总更加是全程关注我们的实习安排,并经常指点我们。其中有一堂令我印象极其深刻的课,内容以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精髓作为落脚点,反复的告诫我们:人只有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才有可能成功。如果没有经过生产一线的实习磨练,或许我还真的会把那堂课当做是普通授课一样去感受,然而在将那些生动的理论和实际体验相结合后,课程带给我的是非一般的震撼。

       正因为有了前期美好的实习体验,在毕业季,我毫不犹豫的再次来到了南泉,成为其中一员。要说跟实习期对比有什么不同,或许我会说是“使命感”和“责任感”。依然如故的是,我们在带着使命去承担责任时,身边的领导和同事都非常热心的指引和帮助我们成长。正是在这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下,我如初生婴儿般的吸纳着各种有关生产运作和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养分,从认识服装各个部位名称、工序拆分、打工价和工艺的质量要求开始,到如何带兵打仗,如何处理瓶颈,如何做好现场管理……这些特别的经历提前为我后面从事的IE工作和生产现场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后,在公司领导的高瞻远瞩下,南泉于2008年正式组建了IE团队,我再次幸运的加入其中。IE工作的开展除了必要的人、物和方法之外,先进的机器(RFID系统设备等)则是一把有力的武器。也正是通过这套系统的辅助,我们获得了平时花百倍时间都难以取得的各项数据,这项数据不仅大而全,也非常的精准。它帮助我们实现了对每个订单、每个部门、每条生产线、每个工人的各种数据的实时呈现,支撑着我们做精准、及时、有效的人员使用分析、效率分析、流程分析、动作分析、报价的成本分析、机器设备配置分析……而这些经历对我所理解和从事的IE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之所以至此刻我才切回本次轮训课程的点上,是因为或许只有朔本追源的将个人在以上所陈述的IE路上的成长历程描绘出来后,才能形容我想对一直帮助我们成长的人的表述的感谢之意。而此刻,也非常的感谢培训中心的领导和同事们,在这里我获得了很多新的学习机会,同时还能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交流IE工作的心得。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因为你们的支持,我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信心;因为你们的帮助,我获得了更多的反馈和更宝贵的信息。俗话说得好: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作为内训师授课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不断学习和充电的过程。

       为了确保授课内容更通俗易懂、更贴近各公司的实际生产运作情况,在每次授课后,我都会根据学员的反馈意见,对课程做有针对性的补充修订。在38期轮训班,我以IE理念为导向,结合南泉的有关改善思路而展开,案例大多以制衣为主。课后学员提出,要有更多跟毛衣生产相关的IE案例。说实话,纯粹从工艺和设备角度来说,服装和毛衫是有本质的区别,然而IE方法并不受限于此,只要领会并熟悉了有关的IE手法和IE的追求,则但凡有生产的地方就允许IE共存。所以,到南江公司交流前,我们提前到现场调研采集了毛衣系统中比较重要的缝盘部门的有关资料作为案例,随后的课堂交流和课后反馈表明,这个“跨行案例”的讲解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这也为我在紧随其后的南源、南湖IE专修班交流课案的修订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经验。本次第39期轮训班,已是我对教案的第四次修订……一次次的修订,离不开各公司领导、同事和兄弟姐妹们的莫大的支持和帮助。这一路走来,我们其实都有这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响应集团和公司领导的改革号召,顺应制造业走向精益化生产的趋势要求,携手共同走上IE攻坚之路。

       今日,之所以写下这篇主题文章,除了感恩,也是为了进一步的鞭笞自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然踏上了这条路,那么只有坚持到底这一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