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求学道路上,当兴趣点偏离“主科”,总会被质问:“你学这个有啥用?”但人到中年再回首,蓦然发现“无用即是大用”。
年轻学子的成长是生存技能的成长,更是良好精神的成长,是需要“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的。同时,重视“无用”的价值,还在于切忌急功近利。不能什么事情都要求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应当“风光长宜放眼量”。
人类史上不少的重大发现发明,开始多被视为“无用”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始初只局限在实验室里,曾被讥讽为“毫无用处”,但随后,运用电磁原理发明了电动机,人类由此步入电气时代,“无用成大用”。
而科技史上有更精彩的例子。史蒂夫·乔布斯从里德大学退学后选修了当时最冷门的“字体排版课”(只是因为觉得校园海报的字体特别漂亮),从而学会了怎么样在不同的字母组合之中改变空格的长度,还有怎么样才能做出最棒的印刷式样。当时他也完全没想到字体课会在他生命中会有实际应用的可能。但是十年之后,它让苹果公司设计的Macintosh电脑历史性、革命性的拥有漂亮的印刷字体。一切缘起于乔布斯当年随性选择的“无用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