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封面
正文
小细节大进步

优秀干部职工风采录      南源 随 心

6.jpg

     疫情阴霾下,2020年春天的脚步虽然来得有点晚,但依然生机勃勃,绚烂多彩,充满着能量与希望。南源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有序复工复产,很多员工过完不寻常的春节长假,陆续踏上返厂返岗旅程,此时公司大门岗多了一道美丽的防疫“风景线”。作为公司一名老党员的她主动参与防疫工作,与政务科同事们一起站在大门岗为员工量体温,引导员工正确佩戴口罩。

  她叫林晚青,是一位在南源生产一线奋斗32年的“老主任”,曾获得2013年度集团优秀主任,她一直在生产协调部,主要负责缝挑货源外发协调,跟进缝挑货期、品质等,配合生产科及时疏通缝挑货源。

  2020年3月,她正式调入缝挑车间当主任。此前她主要负责的是外发生产协调工作,现场生产管理经验较为欠缺,这让她倍感压力。要管好一个160名员工的缝挑车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管事,也要会管人。为了尽快胜任工作,她做出了诸多努力。

  首先,她在工作空暇之余,经常与员工促膝交谈,详细了解每一位员工的性格特点、出勤情况、技术水平等,及时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短短一个月内,她很快就与组长、员工“打成一片”,彼此建立互信的桥梁,在车间生产安排与人员分配上,基本能做到得心应手。刚接手时,缝挑车间人数多、队伍庞大,但实际产量、效率却不尽人意。为杜绝磨洋工、蹭保底等现象,她提倡车间实行连班制度,减少加班时间,提高员工勤工奖的门槛,能者多劳,优胜劣汰,进一步激励员工积极性。

  其次,她对车间生产布局进行调整与优化。原配吓栏、挑撞与缝盘之间衔接工序不在同一个车间,位置相对较远,车间管理起来比较费劲。于是她组织车间人员一起把这三个工序整合在一个车间,便于工序沟通与问题解决,生产运作更为顺畅,大大减少搬运人力成本和时间浪费。车间传统6人缝盘桌仍然很多,已经不适宜现有车间生产模式,不仅造成机台用电浪费,还会影响生产效率。她与组长共同出谋献策,最后使用南兴缝挑吊挂单人桌,取代笨重老旧的6人缝盘桌,一张张单人桌摆放在车间,显得格外美观、整洁。

  通过她一年的不懈努力,车间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产量有所增加,勤工奖未达标的员工逐步递减。经车间数据统计对比,2020年3月份与2021年3月份同期比较,员工收入增长14.41%,勤工奖费用节省22.64%,水电费随之有小幅下降。在车间管理过程中,她习惯于注重车间小细节,从工作点滴做起,及时改进问题,不断优化、创新、提升,使得缝挑车间在持续改善中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