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丹桂飘香时节。我们喜迎《南益管理通讯》出版第500期,在这欢庆的日子里,作为一名老通讯员,确实思潮澎湃,感慨万千!
我是1990年2月进入南泉厂的,进厂后不久,我的处女作《从产地标(中国制造)不能车在主标上谈起》一文,被南泉通讯组选上,投稿到《南益管理通讯》编辑部。当时,我一点都不知情。
记得有一天,我和往常一样在工位上埋头苦干时,厂长潘锡佳先生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微笑着喊我的名字,一手扬着一份报纸,一手朝着我竖起大拇指。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傻楞楞地站着。后来才知道我的那篇稿件被刊发了。当时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在心里暗暗窃喜了一番。
后来还有一次,我的一副绘画习作被刊在《南益管理通讯》上,我们庄旭宏总经理看到了,也夸我画得好!我听后,脸上顿时飞起一朵红云,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从那时起,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在《南益管理通讯》上发表了不少豆腐块,虽然水平有限,但每次写一篇稿件,我都尽力写好,一定要仔细酝酿、反复揣摩、深入观察了解,然后才下笔,行文时亦用心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我写的文章大多反映公司的所见所闻、党建工作、员工风采等,充分起到宣传企业文化,体现党建助生产、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作用。不仅如此,每写好一篇稿件,我都要认真地加以修改,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我成为通讯员后,得到了集团领导的诸多关心与鼓励。林树哲董事长一直以来都十分关心通讯工作,对通讯员十分关心支持。我还有幸结识了黄治权、陈宇翔、尤芳浩、刘德良、陈中和、雪岛等编委会老师。他们正确的办报方针、渊愽的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影响着我。因此,生命中的一些人和事,是我们隔着遥遥的时光之河都无法忘却的。
我还认识了集团兄弟公司很多优秀的通讯员,他们中很多人都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好文章来,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使命,使我们成为了亲密无间、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成为了通讯员后,收获了不少的精神食粮。它让我养成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增加了我对文字的喜爱,增强了我的逻辑思维,珍惜美好的时光。在工余时间,我就像鲁讯先生说的,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大都用在写稿上。所以说,无论在为人处事、工作学习、还是个人成长上,《南益管理通讯》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感恩的心,感谢有您。我由衷地祝福您:越办越好,越办越精彩!
感谢《南益管理通讯》这个平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它让我们能尽情地吸取集团深厚文化底蕴的营养,自由自在地翱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愿更多同事加入通讯组、成为南益的“执笔人”,展现出企业的特色文化,为《南益管理通讯》出谋献策,把我们的《南益管理通讯》办得更好、更富有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