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封面
正文
培训中心:南益有你更精彩

专刊      南源 刘志勇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南益集团工业培训中心创办,已有三十年。作为集团的老员工和培训中心特聘导师,我的心情既欢欣喜悦又激动感慨,借此机会谈谈我的亲身体会和感想吧。

       一、首创职教、骄人之最

       1990年6月18日,南华织造厂(现在的南源公司)的礼堂里,庄严有序、热闹非凡,伴随着政府各级领导的祝贺和全体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第一任校长林树哲先生宣布南益工业培训中心正式成立。从这一刻起,南益工业培训中心担负起为集团培养人才的重责大任,三十年来,举办了九届不同学制的培训班,有300多名学员毕业;举办了41期管理干部轮训班,1655名学员参训。同时,还承办了集团各行业企业大量的短期培训,是集团的干部“摇篮”,可称的上是南益集团的“黄埔军校”。2008年春,培训中心被泉州市政府定为“泉州市农民工技能提升定点培训基地”。历经三十载的不懈努力,培训中心为集团输送了大量的管理人才,为集团的迅速发展壮大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简单把“南益工业培训中心”归纳为四个“最”,一是在非公企业中最早创建的有规模、上档次的培训学校,可能也是中国的首创;二是最早获省、市、县各级政府认可批准的非官办非以营利为目的的培训学校;三是最有特色、敢创新、很规范、师资力量雄厚、最有针对性的培训机构;四是最有吸收力,最受社会有志青年欢迎的培训机构(第一届招收33名学员,但申请报名人数达到900多人,是招收人数的30多倍,不亚于现在的“国考”)同时也是集团员工向往和引以为荣的培训机构。

       二、高瞻远瞩、战略举措

       随着“闽南第一支报春花”南丰公司在南安官桥绽放之后,更多的南字号企业相继建成投产。随着集团的快速发展,员工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必须要有与其相配套的管理力量,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到集团公司的健康发展。

       成立培训中心是当时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集团老板培养管理人才最有效和最切合实际的做法,具有很独特的前瞻性,更是集团谋划大格局发展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林树哲董事长非常重视培训工作,他亲自面试学员,担任第一、二届校长兼校务委员会主任。在1994年元旦《关于“生产人”问题的一封信》中明确提出,南益集团不仅要生产产品,而且要“生产人”这个最前卫的概念;又在1995年6月4日提出《世界不会停下来等我们》,这些都体现了一个优秀企业家的务实和卓越的远见。正是基于以上先进理念和战略考量,培训中心在创办三十年来,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想方设法办好办强,始终保持勃勃生机。作为南益人,我们深以为荣。

       三、进修培训,福利体现

       三十年来,南字号企业绝大部分管理人员和一些员工骨干,都到培训中心进修培训过。大部分基层管理者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也很少受过专业培训,集团能让她们脱产带薪,静下心来“充电”,是非常难得的一件好事,既丰富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通过培训,每个人的的综合素质都得到较大提升。其实这就是集团一项非常好的福利,比给他一定的资金奖励还要好的多,因为钱会花完,但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受益一辈子的。有的人通过学习有所启发,找到新的方向,由此改变命运,集团里这样的例子也是不少。

       我亲眼看到了许多基层管理干部进培训中心前后的明显变化,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南兴的一位缝盘组长付淑红,性格内向,胆子小,平时不善于沟通。在送去培训中心前我和她谈话,她是低着头进的办公室,很羞涩,不敢抬头看我。培训回来后,我再找她谈话,进办公室时昂首挺胸,不仅自信,还善于言谈。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对我触动很大。我也一直把她当成范例来鼓励大家多学习,积极参与培训中心的轮训。她也不负众望,工作表现一直很优秀,几次获得“集团优秀班组长”嘉奖和公司的表彰;去年一位家庭作坊的小老板来南源应聘管理岗位,在谈话中,她很羡慕我们集团管理人员都有机会进培训中心进修,这也说明培训中心在社会上是有相当知名度和影响力的。

       四、“中心”花开  遍地结果

       集团投资兴办几十家公司,多年来年为国家出口创汇、缴纳税收,同时也解决几万个工人的就业问题,这些可以用具体数据来衡量的贡献,我把它称之为“硬”贡献;还有一种是“软”贡献,就是南益企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整个产业在当地全面发展,进一步活跃和繁荣当地的经济,延伸了产业链,带动了数十万人创业、就业。可能创造了几个南益集团对社会效益的贡献量,这才是更大贡献。因为这些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人才基本上都跟南益有关,都有“南益子弟兵”的影子,大到上规模中高管,小到家庭作坊的小老板,基本上都与南益有渊源。不是南益的“外输”人才,就是南益师傅教出来的徒弟,而这些“外输”的人才都是经过培训中心精心栽培过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南益工业培训中心就像一棵“人才树”,根深干粗,枝繁叶茂,桃李遍天下。这也说明了培训中心是非常成功的,对集团乃至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难以用具体数据来形容的,可以说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

       五、不忘初心、创新前行

       培训中心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三十年。三十年在历史发展长河过程中也许是短暂的,但对人生来讲又是漫长的。办学三十年来,校址搬迁了三次,每次搬迁条件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在林树哲、黄治权、吕斯郎三任校长的接力领跑下,一路走来,成绩显著、硕果累累,肯定是成功的,这也是集团投资大陆所取得的辉煌业绩的一部分。因为她凝聚了集团老板和几代南益人的智慧和心血,艰辛的汗水,滴滴凝结成美丽的晶体,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熠熠生辉。

       三十年后的今天,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非常不乐观,集团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培训中心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我们应顺势而为、不忘初心、创新前行,只有充分利用和发挥我们现有的设备优势、人才优势、经验优势,勇于改革,大胆尝试创新培训形式,充分利用新科技、互联网和云平台,采取灵活多变、生动有趣的培训模式,才能摆脱困境、有为前行,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