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企业面对的普遍问题有三:企业劳动力及原材料的成本上升;加工质量不稳定;员工流失及招工难。要解决这些困难,笔者认为也应从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质保量降低成本,充分发挥现场资源作用。
以上这几点也正好概括了IE工业工程的管理精髓,需要通过精益生产的具体实施来实现。因此企业要降本增效,一定要将IE技法普及应用到生产全过程,各工序、各部门的所有管理人员,包括流水线上的班组长、一线员工都要参与进来,要让他们了解并掌握IE精益生产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协同帮助,实现改善提升。
首先要明确大家的权利和责任。比如员工负责完成各自工序的任务及报告问题;组长要执行生产任务、处理一线问题、报告产能和攻坚结果;主任则负责监督执行情况、安排生产、公布结果、总结得失。大家都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好,IE推行就更顺畅有效。
其次,要重视班组长的作用。作为上传下达的关键环节,班组长要了解每个员工的特点,在平时工作中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培养,让每位员工能合理发挥个人特长,快手、慢手心中有数,培养多方面手工人,知人善用,合理安排,才能平衡好流水线的运作。
产前会议也很重要,大家坐下来,把订单吃透,把各个环节梳理清楚,这样才能合理安排、科学调配生产设备,了解质量要求,实施目标管理,严格执行质量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员的无效时间,杜绝人浮于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任务。
各车间或班组负责人可以进行讨论5W1H法:What-做什么?有必要吗?Why-为何要做?目的在哪?Where-在哪里做?有没有更合适的场所?Who-谁来做?有没有更合适的人?How-如何做?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在开款前可以用5W1H法加以探讨。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人机配合,平衡各个工序。
IE精益生产是一种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的生产管理方式,也是全员参与持续改善的一种管理状态,只有不断地把这种理念、工作方法反复地推行应用,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让全体员工在工作中看到成绩、得到实惠,调动起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全员参与的积极性,那么,我们的生产管理水平也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