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赐予我们每个人每天24个小时,为什么有的人每天会过得忙忙碌碌,没时间看书、思考、锻炼身体,而有的人却能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还能在紧凑的日程中排出个人的放松娱乐时间?
利用好时间的关键在于你如何管理时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时间管理工具有:手机、钟表、台历、日历、记事本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方法能帮助我们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更有意义、更重要的事情上:
一、时间审核表。首先我们来列出一张时间审核表。例如:把你从周一到周日的每天用时记录下来:睡眠、有质量保证的个人时间、上下班往返时间和工作时间、做家务时间、与家人相处时间、社交活动时间,把这些都填写在相应的表格里,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扣除了睡眠的时间,大多数都被上下班往返和工作、做家务、与家人相处所用了,至于“有质量保证的个人时间”是少之又少,有的时候几乎为0。通过表格里数据的记录,就不难找出你每天忙碌的原因了。由此可见,时间审核表是帮助我们了解当前时间利用模式和确定需要改进的内容的一种时间管理工具。
二、任务清单。就是把一定时间内,比如一天、一周要做的大小事项全部写在一张纸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任务清单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记住每件要做的事。
三、优先顺序矩阵。有了上面的“任务清单”,我们再来画一个优先顺序矩阵图,根据任务重要性的高低和紧急性的高低分别把它写在恐慌象限、重中之重、授权象限和垃圾象限中。对于垃圾象限的任务我们可以向它说“NO”,拒绝去做;授权象限的任务可以让家人朋友帮忙或委派他人去做;恐慌象限的任务就不能拖,要马上去做;而我们应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做重中之重的任务上,例如健康、储蓄……这些都是对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的事,应高度重视。可见,优先顺序矩阵是一个能够帮助我们区分任务轻、重、缓、及的时间管理工具。
采用这三个工具一段时间后我们再回过头去想想,自己是不是把时间都花在“垃圾象限”的任务上、每天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如此反复循环,就能更合理的利用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