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期五天的集团工业培训中心第四十一期基层管理干部轮训班线下学习正式展开。集团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在“不但要生产产品,也要生产人”的理念引领下,开展各项培训活动。对基层管理干部的提升培训也已坚持了二十六年。培训机会和学习时间都很宝贵,要善加把握、更好利用。值此开班之际,我们就来谈谈管理培训与学习之道。
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学既不是一门艺术,也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其成就要以管理结果来衡量。因此我们学习管理,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凭空想象,一定要立足于实践,要善于从实践过程和结果中进行总结、提高,这是需要有人引导、不断练习的。培训就是为我们请来专业的人来进行梳理、总结,通过对实践的底层逻辑的解读,提炼出一整套基本方法论。因此,我们对管理的学习,也可以分成三个维度。
学习管理的第一个维度,是学知识。知识是已经被发现和证明的规律,它是确定的,是前人发现、思考所得的规律和经验。知识层面的学习简单而直接,只需要我们去用脑去接受并记忆,实现知识的拷贝和储存。
其次是学方法。每个企业的实践千差万别,直接复制知识,一定不会有太大效果,我们要学的,其实是知识背后的方法路径。因此古人强调“读书须会意,一字值千金”。在这个维度最重要的是“练习”。方法一定要用,才会知道对不对、行不行、好不好,才能不断修正、才会不断熟练。再进一步,就要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方法论能力,不但要有操作的经验,还要从中多问问题,提炼经验,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只有反复练习,让方法论成为工作中的条件反射,才算是真正学到手,才能达到“应用之道、存乎一心”的境界,产生效果。
学习管理的第三个维度,也是其精髓所在,就是学观念。我们经常说“三观正确”,指的是一个人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观念是我们看待世界、确认价值、衡量得失的关键指标。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只能从自身改变,就像一扇只能从内向外打开的门,无论学了多少知识,懂了多少方法,如果不把门推开、不主动去接纳新事物、新时代,那么再多的知识和方法,也都无用武之地。因此,学到最后,一定要改变观念,要精进自己的眼界心境。
所以,我们希望参加培训的同事把握好培训机会,多维度学习、全方位思考,在课堂上吸收更多知识,掌握老师传授的方法,并以开放的观念,结合自身的经历和经验进行整合消化。回厂之后,还要对所学进行反刍、实践、修正,在实践中应用、改善,把老师的招数真正转化为自己的“内功”。只有坚持修炼,才能持续积累增长势能,实现个人和企业的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