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10日,我很荣幸成为集团精心组织的吓数培训班的学员之一。
课程从认识毛料开始。七月炎夏,每次从毛仓出来,我们的衣服都是湿透的。在这里,我们学习了毛料的支股数和各种不一样的毛质,对针织毛料有了初步的认识。
第二天,开始学习针织手摇机。在这之前,我完全没有手摇机的概念,甚至没见过。老师知道我们没有基础,就先让我们熟悉机器。每个动作细节,老师都教得非常仔细,确保我们都学会了。有几位外国学员由于语言方面沟通不是很方便,基本靠翻译软件交流,但他们学得也很快,一点也没落下课程,进度都跟得上。通过手摇机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各种组织的织法。
在缝盘学习的时候,我觉得是最难的。缝盘要盯着眼去对,还要分上眼、下眼。刚开始的时候是真的分不出来,感觉长得都一样。刚开始不适应,看久了眼睛会好酸好疼, 真的想不到那些做了十几二十年的老员工是怎么坚持下来的。缝盘老师说:“‘吓数’对于缝盘是非常关键的,‘吓数’有没有写好,直接影响这件衣服缝起来的效果,十分重要。‘吓数’要考虑的方面非常多,写得好不好,到缝盘就一目了然。”在这里我就意识到,“吓数”是一份精益求精的工作,各个工序都和“吓数”息息相关,容不得马虎了事。我们在缝盘学习了两个星期,自己也缝出了好几件成果。虽然没有老员工做的精细美观,但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也很满足了。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缝盘流程及后面学习吓数时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学习挑撞这道工序,要先拆间纱,然后把一些线头、止口给藏起来。这时候,整件衣服的细节都已经能看出来了。挑撞完成后就可以拿去洗水。洗水看着简单,但洗涤剂很多,每种洗涤剂都有不同的作用,要根据毛质来放。洗完后就要烘干,每种毛质的烘干时长不一样,时间过长过短都不行。老师们都会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让我们更快地了解每一道工序。
烫衣师傅就是最后的美容师。当衣服尺寸有一些偏差时,师傅可以把它调整过来。但最主要的还是吓数要准确,这样才不会耽误师傅的时间。一份准确的吓数,在每一道工序上都会做得很顺,会大大减少和吓数师傅沟通的时间。烫衣看似简单,我自己操作时就发现,连烫斗都拿不好。再看师傅们行云流水般的操作,这可是十几二十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做一件事跟做好一件事,真是天差地别。
后整就是我们前期学习的最后一道工序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样的款式,每个款式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把烫好的衣服平铺在桌子上,和办单要求的尺寸对比,记录下偏差多少。吓数师傅就可以根据这个来修正,让下次的吓数更加准确。
9月1日,我们开始了吓数计算的学习。第一款学了基础的平膊款。第一天听得我云里雾里,感觉懂了但又不会写,刚开始只能用老师教的公式去套。就这样,我们第一款学了两个星期才结束。理解了第一款,后面再学其他的,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学习的步伐也慢慢加快了起来。就这样,我们在年底前学完了吓数的基本款式,也做出了很多成果。成果有好有坏,主要是在试片的时候平方没有拿准,导致尺寸偏差。老师也多次和我们强调,拿准平方是关键的一步,要多做才能快速积累经验,为年后写办单吓数做好准备。
年后开工以来,我们就开始写办单了,这是真的实战了,感觉跟练习很不一样。老师说:“跟平常是一样的,要以平常练习的心态去对待就行了,不要紧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可以探讨,才会进步。”第一次写办单确实紧张,怕自己哪里没算好,写完后一直反复验算才觉得心安。有了第一次,后面写办单就比较有信心了。之后我们就一直做办单,遇到新款式就自己探讨,实在不懂就问老师。老师也很及时地帮我们解决问题。款式只会越来越多,我们边写边学,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在接触新的款式。这让我们在正式上岗之前能提前适应。 虽然现在只会一些基础款式,但我相信只要认真努力,不怕吃苦,假以时日,自己也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吓数师傅。
一年很快过去,我们迎来了结业,但这只是我们培训阶段的结束,更大的挑战是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
我们要边学边闯,让自己的基础更加扎实,努力在公司发光发热,为公司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