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封面
正文
不 敢

职场随感      南新漂染 周文友

       爷爷走了几年,可他的一言一行却总在不经意间浮在我脑海里,他最常说的便是:不敢。吃饭时一定要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他说:“不敢浪费粮食。”到田间干活时一定是一丝不苟,他说:“不敢糊弄庄稼。”

       听爸爸说过一件有关爷爷的事。爷爷是一个走街串巷的乡间木匠,邻村一户人家的儿子娶亲,请他去打一套家具。爷爷背着工具去了之后,看新买来的木材有些潮湿,把木材破解开后便放在阴凉处晾晒。十天过去了,二十天过去了,爷爷一直没动工。正在此时,雇主邻居家也要娶亲,也请了木匠来打家具。那个木匠来了之后马上大刀阔斧地开工了。主人看他干活如此卖力,日日好酒好菜地款待。我爷爷的雇主见此不免心中嘀咕:“两家同样的木材,人家做得,就你做不得,分明是想多要些工钱,多吃我家几天口粮。”这样一来,脸色不免日渐难看,饭菜也开始马虎了。

       那个木匠也曾私下悄悄劝我爷爷赶紧开工,爷爷诚实说道:“木材还没有完全干透,还不能打家具。”那人嘲笑我爷爷死心眼:“干不干透跟你有啥关系?你只管做好家具,挣了钱赶紧走人就是了。”爷爷梗着脖子跺脚:“俺可不敢糟蹋了好木材,可不敢欺骗了东家。”

       一个月后,爷爷才开始动工,精雕细琢,干了足足20多天才完工。而邻家那个同行却早早地完工领了工钱,欢天喜地回到了老家。三个月不到,爷爷雇主的邻家新家具开始变形,木板的接缝处严重开裂。而爷爷做的家具结实美观,完好无损。这时,雇主才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当初因心里的疑虑而怠慢了我爷爷,顿时满心羞愧,备了一份厚礼登门致歉。至此,爷爷的好手艺、好名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扑棱棱地飞到十里八方,爷爷也正是靠着这一门手艺,养活了一大家子。

       从小地耳濡目染,爷爷的“不敢”论早已根植在家人们的心灵深处。虽是普普通通的农人,但我们一家个个做事认真,做人磊落坦荡。如今,我们这些小辈也已成人,“不敢”二字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时时勉励我们做诚实正直的人。

       人到中年,在经历了这么多人世沧桑,咀嚼过许多人情冷暖之后,愈加觉得“不敢”的可贵。“不敢”不是胆小怕事,更不是懦夫行为,“不敢”里藏着的是对天地万物的敬畏,藏着的是世道人心,更是我们工作生活中更要坚持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