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社会在不停的发展,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一直以来,南泉公司认真遵循集团领导提出的十六字方针:“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务实,规范高效”,致力于生产线的改革、创新和提升,主动接受新观念,创新生产技术,以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需要。
2006年,公司对生产线做出了重大变革,把原来传统的大扎流生产模式改进为更先进的吊挂流水生产模式,把Rfid系统与之充分整合利用,运用IE来改善生产现场的操作流程,并制定出标准工时,使整个生产过程更加规范化,生产效率得到了持续的提升。每一次的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是边摸索边探讨然后在实践中去验证和总结。我们当时组建IE部门,没得借鉴参考,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可谓道路曲折。
当初在试装运行第一条吊挂线时,因为我们班组长长期从事现场管理,对计算机操作不熟悉,衣服要上吊挂生产线,首先就得会用计算机导入数据,调节工序流程顺序,设目标产量,安排站位等等。班组长看到这些运作,心里就没底了,觉得这个太难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进行手把手地实际操作培训,一次没弄懂就再教一次,如此反复几次,直到组长对系统的操作应用运用自如。
第一条吊挂试运行一个月后,无论从衣服出货速度,质量控制,员工工资,员工出勤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都明显地得到了提升。吊挂班组长深知吊挂线的好处,其他的组长纷纷主动过来学习和交流,了解吊挂线优于大扎流生产的优缺点,慢慢的,公司的16条吊挂生产线逐步安装投产。
吊挂线投入生产后,车间进一步完善了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流程运作,我们通过吊挂和Rfid双系统的大数据,实时跟踪每日、每小时的生产线运作情况,对新款上线进行跟进,吊挂线的效率瓶颈追踪,及时把握生产动态,以报表的形式把各个小组每天出成品数,效率多少,瓶颈工序在哪里都一一做了分析,每2个小时追踪到小组,根据数据显示出来的问题,及时找到问题所在,生产运作更加顺畅。
刚开始班组长对于两小时就追踪一次感到很累很烦,一致认为每天都要处理班组的大小事情,哪有时间关注这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分派人员到各车间跟进指导,教他们如何通过看报表数据来做现场分析,搞好现场管理,报表数据呈现出来的问题应该如何及时解决,让现场的问题透明化,这样才不至于把问题隐藏起来。就这样,一两个月后,班组长懂得了如何看报表和利用报表来做现场管理分析。现在,报表里的数据成为了车间主任和班组长搞好现场管理的第二双眼睛。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工业正在进行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作为人口密集型产业的制衣业,完成这次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只有不断变革、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地提升企业发展和生存的空间,只要我们一直保持着开拓务实、大胆创新的改革精神,就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相信南泉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