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IE现场管理

管理论坛      南湖 燕 春

       IE技法可以由作业方法的改变达到所期待的效果,可以说是投入成本最低的改善手法之一。

       在南泉陈老师和刘老师为期2天的IE课程教学学习中,本人受益匪浅。在学习后的这三个月来,我们车间通过IE学理念改善了车间运作,提高了工效,现将车间改善进行主要总结。

       IE的标准工时的测定让车间计算工效、工价更精准。原车间班组安排生产按时和大众化来计算,每日生产量总结完总会有10%左右的误差,用大概的不确定不规范的方法计算,通过IE的规范的标准工时“秒表法”按分秒计算,结合快手与慢手时间的差距,来安排每位员工的生产任务,员工更能积极主动生产使每日任务能按计划完成,整体减少5%以下误差,在工价上更有说服力及信任度。

       IE的动改法提高了慢手的工效。每个班组员工生产都会有快手与慢手,以往帮助提高慢手的工效来完成生产,都是通过连班或延长加班来达到,在IE学动改法方法中,班组长学会细细观察慢手的动作与快手动作之间的差别,用快手的手势来辅导慢手,比如减少动作数量、双手同时进行动作、缩短动作距离等。如翻衫这个小动作,慢手一个手先翻一边袖子另一个手还得帮忙,辅导后可以双手并用,减少了质检时间。其实,每个慢手员工都希望自己是快手,只是她们找不出改善方法,更需要管理者的辅导与帮助,采用IE技法对他们进行辅导,能够提高慢手的生产积极性和对管理者的凝聚力。

       IE的流程法分科作业让车间运行更清晰分类。原本车间分初检—初补—照灯—复检—复补—总检等工序,车间通过IE学规范的分科生产进行人员分配及运作调整:烫前查——负责衫内线头处理及车唛的质量控制;照灯—负责缝线控制;烫后查—负责表面控制。人员分AB级,A级在烫后质检,B级在烫前质检。初复补衣合并生产,减少了重复质检,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责任,更可观的是也精简了3名管理者。

       IE的防呆法让车间5S的管理更完善。如:原在照灯后摆放了一排8个塑料桶、4个木框,分两条路,只要洗烫分码工去拉货,那一排塑料桶就歪斜,排了斜、斜了再排,防呆法的思路让我们醒悟,塑料桶和木框并靠,固定的木框可以控制容易移动的塑料桶,就不再担心歪斜还腾了空间。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善,但欣慰的是IE学在车间各班组的生产实践中持续应用着。

       IE的五五法能够更有效的解决瓶颈工序。如:烫前检堵塞货物影响了整条后整线运作,通过五五法—定人(同车间的补衣工)、定时(生产期限)、定位(在同一车间)、定原因(熟悉质检标准)、定方法(自查自补),即利用车间的补衣工进行自查自补疏通。

       IE操作思路需在平常工作中常常挂心,车间的现场管理都是需从小细节改善做起,省一分就是赚一分。IE工业工程学博大精深,做为管理层,需要更多的去学习去进步,学习熟知更多的IE学管理思路,有效的应用在现场管理中,更好的做好管理层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