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通讯员“21天写作计划”佳作选登
编者按:孔子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可能给我们以不同的触动,让我们有别样的感触。参与本次写作计划的通讯员,很多都为人父母,他们既在言传身教中,帮助孩子成长,也在孩子的身上,学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现将部分佳作选刊,以飨读者。
1、发现的魅力
一眨眼妞学钢琴已有两个多月了。学钢琴的要点是眼到、脚到、心到、手到。对于初学的妞来说,要做到“脚到”有点难,尤其是对节拍的把控不是那么准确。脚的用处就是控制节拍的,有时候脚踏快了弹的音调急促,有时候脚踏慢了弹的音调拖拉。在家练琴我们就先用电子琴模拟练习,时常听到妞爸在一旁一会儿说妞节拍太快了一会儿又喊节拍太慢了。搞得妞更抓不准节奏感。妞爸的直觉和妞的实践操作老是搭不到一起去。到底有什么方法可以控制节拍的准确度呢?
突然今一大早妞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的心情告诉我:“妈妈,我昨晚在练琴的时候发现我的电子琴上有个节拍器,摁下节拍器按钮就会发出‘嘟’、‘嘟’、‘嘟’的声音,那是一个一个节拍的节奏感,我跟着那个节奏慢慢练习,就找到感觉了。”顿时让我明白原来节奏也是要有科学的标准做参照,不是凭经验凭感觉。美好的一天从妞发现节拍器开始。(南泉 陈丽双)
2、家教
参加工作已两年多的儿子告诉我:此次,他利用周末时间又兼了一份家教的工作。我听后很是高兴!我认为儿子这种做法是可取的:一、对以前学的知识加以巩固,才不会荒废;二、可以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三、可以增加一点收入,多学会管理、沟通。总之,儿子的勤勉、积极向上的精神是值得我借鉴的,尽管我是他的长辈。(南泉 李朝暖)
3、改变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是这下半年的一个生活状态。下半年女儿送到市区读书,每天奔波在上班和回家的路上。如果把这一段经历,放到整个人生的刻度上,可能只占了1小格,算不了什么。但是小小的改变,给孩子的空间却更大了,发现孩子更加开朗,一回家总有讲不完的话,总能带来眼前一亮的变化。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一点一滴的改变,总能带来更加广阔的舞台。我在路上,带着期待,继续前行。(南发 刘佳宏)
4、陪读
儿子今年9月份上的一年级,各种不适应,每天早上起来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想上学,我好想上幼儿园”。从他简单的几句话,让我感受到他的压力。在不认识几个汉字的情况下,要完成作业相当吃力。于是,每天的作业通知,读题,检查,陪读成为我的业余工作。而且还很考验耐心,当他不专注,做小动作,分心的时候,这时你的情绪一定要控制好,否则只会打击他对学习的信心。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只有端正了态度,掌握了学习方法,往后就会事半功倍。我就是这样安慰自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一切会好起来的。加油!(南发 谢秋萍)
5、感恩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看着他在生活中犯错不听话,很生气很头疼,忍不了时就想着打,当抬起手时想到自己也是从那个年龄经历过来的,自己淘气时,家长都是耐心的教导,才想起当父母是多么的不易,父母对孩子的爱真是无限的,珍惜眼前。 (太和南源 刘凯旋)
6、对话
今天和儿子对话,他问爸爸你最喜欢什么啊?我想都没有想,就说最喜欢钻石,原本以为这样的回答会让财迷一样的儿子满意,没有想到他说你们大人就是喜欢钱。他说他最喜欢健康,因为有健康才能拥有金钱和其它东西,健康都没有了,有其它又有什么用呢?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能有这样的认知,我确实不能把他只当成小屁孩看待。每个个体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常怀谦卑的心向认为不如我们的人学习,少一些浮夸,多一些真诚,必将有意外的收获!(南泉 陈显通)
7、生活随感
自从女儿上了一年级,晚上回家陪她做作业!真的是体会到了网上流传的一句话,没作业时是母慈子孝,做作业时鸡飞狗跳!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懂,是我太心急,常常把一天积累下来的坏情绪留给她!又以大人的思维方式去要求去控制她,但其实不一定是适合她的这个年龄的想法和思维!想想女儿其实也挺棒的!至少今年元旦晚会年段六个班舞蹈名额才十五个,女儿也占了一个,应该引以为傲!爱她更应该懂她,相信她,放下评判,从内心欣赏她!好的情绪从爱家人开始!(南泉 刘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