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月份,天气逐渐转凉,集团工业系统各公司的生产热度也有所降温。过去的几个月里,在集团广大干部职工的默契配合、共同努力下,我们经受住了今年旺季单量暴增、货期集中、款式复杂的多重考验,成功完成了百分之八十的订单任务。年中我们预判的“硬骨头”,已经啃下了一多半,这是十分令人欢欣鼓舞的。
“行百里者半九十”,虽然旺季高峰已经过去,但收尾工作还在继续,我们不能懈怠。只要最后一批货没有出,集团企业的生产攻坚就还没有彻底胜利,大家仍然要以认真、用心的态度,对待产品、对待客户,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产品的优质高效。
在管理上,我们要知微见著,从不同层面、以不同角度对管理实践进行梳理解读,实现管理的提升。所谓知微,就是立足生产谈生产,从攻克难关的实践细节中汲取经验养分。今年的旺季生产,是企业管理的“试金石”,也是“磨刀石”。在这几个月里,集团各公司殚精竭虑、各出奇招,这些招数有的管用,有的失败了,但无论得失,这些尝试都进一步磨练和提升了集团企业的管理能力,是非常宝贵的案例财富。因此我们要张大网、勤捕鱼,将这些散落于生产的各道工序岗位、分布于旺季的各时间节点的经验心得收集起来,加以整理提炼,找出其中的管理共性,归纳和提升企业管理素养。这项工作不能拖、不能慢,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思考和心得会逐渐淡化、遗失,这是非常可惜的。
而“见著”,则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香港营业部的接单同事和内地负责生产统筹的高层管理人员,要“跳出生产看生产”,把自己从具体的任务执行中抽离出来,站在更高层面,以更宏观的角度去梳理解读。
今年旺季集团各公司均超负荷运作,从生产的角度看,是“工源紧缺、货期集中”所造成的;从管理的角度看,则会挖掘出新老员工青黄不接与淡旺季松紧失衡两大顽疾;而从企业运作的角度来看,接单“喜”而生产“忧”,亦说明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沟通配合还需检讨,有待提高;站在市场的高度,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变化,会对企业的经营运作产生巨大影响,带来新的考验,触发新的机遇。
我们唯有不断深入思考和解读,才能更准确的理解和判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摸清背后的市场脉络和行业趋势。这些思考所得,短期而言,有利于更好的规划来年的经营管理,长期来看,能够促使我们尽早发现阻碍可持续发展的病灶瓶颈,争取到更多的应对时间。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既要立足生产谈具体改善,更要跳出生产话总体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企业生产实践的细节全貌,触碰到转型提升的草蛇灰线,更精准发力、更高效创新,描摹南益更宏大的伟业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