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现场质量管理试行(下)

管理论坛      太和南源 李孟平

       3.现场发现问题,即刻汇报要求改善,并持续跟进。发现问题容易,但如何改善、有没有能力改善、改善的有效性验证且预防再发生却是不小的难题。以织机工序为例,漏针是电脑横机目前还不能完全避免的问题,工厂往往投入很多的人力去检查漏针,然后安排补衣处理。FQC在厂部领导的推动和协助下,他们每天去各个机台巡检,通过连续几天的抽查情况对设备状况进行评估,然后以ABC(分别代表良好、不稳定、较差)将机台编制分类,并根据情况投入使用。对于状况较差的机台,研究维修调试;如无法调整至良好状态,则对这类机台织出的衫片进行重点检查,甚至在生产较复杂款式时不使用这类机台。如此对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既提高生产效率,又节省生产及检验成本。

       4.质量数据的收集及监控。客户每次走厂均强调质量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一线员工质量意识较差,对疵点登记的要求并不服从,常常胡乱填写敷衍了事。FQC在查片车间的巡查中发现并汇报情况后,赖副总和品管科江科长布置一名FQC专门对疵点记录情况进行监控,每天多次检查工人登记的疵点情况与工作台上的衫片问题是否一致。多日的沟通加上厂部的大力支持,加上车间员工的配合,他们拿到了真实有效的疵点登记表。质量数据收集的习惯也在其他车间依次落实。这些数据给厂部领导提供了对大货品质情况的直观了解,也对如何提升改善大货质量提供数据基础与对照。

       5.除在车间的工作以外,FQC团队协同品管科一起,参与学习客户质量体系,根据不同客户或款式的质量重点进行专项跟进。在五月中旬,他们集中半个月时间接受了捷司平尼客户的质量要求培训,同时跟进协助各客户的验货工作,对客户的质量标准有更直接的体会。他们把这类质量关键信息带到各车间,促进车间把握重点,有的放矢。对于个别难度较大的工序,则全程跟进监督。比如一款大货是车拉链款式,但由于车工技能有差异,导致车贴宽窄不均,甚至出现卡齿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厂部安排FQC专项跟进车拉链工序,对车工较薄弱的员工做出的大货进行100%全查,不合格品当场返工改善,甚至建议班组长对个别工人给予技术支持。

       质量部门是联结客户与工厂之间最有效的组织部门,因此培训一批对客户质量体系有所掌握的团队,能够更好地从生产线层面上满足客户的质量需求。FQC是现场质量管理的一支先行队伍,如果能够发动班组长或员工都参与到现场质量改善中,从解决问题中不断积累经验,持之以恒,工厂的质量将不断提升,从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屹立不倒,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