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南泉制衣有限公司是一个建厂三十多年的老企业,目前党、工、团组织健全。南泉党支部成立于1991年10月,有党员27名,共青团员200多名,工会会员900多名,员工915人。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组织的悉心指导下,秉承“跟党走、聚党员、为企业”理念,根据非公企业特点,采取“三个三”措施(围绕“三个贴近”、注重“三个创新”、抓住“三种对象”),使组织得到增强、党员受到教育、企业得到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支部先后多次被南安市委和集团公司党委评为“十佳新经济组织党支部”“先进党支部”,公司多名党员先后被评为“福建省百名优秀外来青年”“南安市劳动模范”“南安市党建之友”“南安市工会最佳十星”“泉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等。
主要事迹如下:
一、抓住“三种对象”,不断提升引领力
1.邀请企业领导列席
针对部分企业领导不是党员的情况,在召开党员大会时,邀请总经理等企业领导列席,向企业领导宣传党建知识、通报党建工作情况以及党员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作用情况,帮助企业负责人解除思想顾虑,增强对开展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力度。比如,改进员工食堂等一系列方便员工生活的措施等,都是在这类会议上产生的。
2.邀请外籍高管列席
针对企业高管较多来自香港的情况,注重利用“三会一课”的机会,及时向他们宣传党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如宣讲全国党代会、两会精神或者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时,都坚持邀请外籍高管参与,增进他们对党建工作的认识。
3.邀请优秀员工列席
为储备优秀的后备力量、加强公司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党支部在召开党员大会时,邀请“技术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外来青年”和“劳动模范”等各类优秀员工列席,向他们宣传党的先进理论和方针政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在“企业梦”中实现个人成才理想。
近年来,先后有5名优秀员工发展成为正式党员。
二、坚持“三个贴近”,不断提升贡献度
1.贴近企业生产
把党建与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有意识地给党组织和党员交任务、压担子,取得良好效果,赢得各方面的点赞。比如,在开展企业技术革新中,把应用IE工程技术交给党员陈丽双,陈丽双在长期刻苦的深入研究后,先后三次提出改进方案,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230万元。再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企业之所急,成立党员先锋队,主动承担出入车辆及公共区域日常消杀、保障隔离员工饮食等工作;设立入厂体温检测点党员责任岗,对进出入员工每日进行体温测量;成立党员突击队,突击顶岗生产,保障复工生产线按计划达产。
2.贴近职工需求
把党建与解决职工困难相结合,回应职工需求。与“员工恳谈会”相结合,厂内女工提出弹性管理,党支部及时成立“关爱班组”,全厂共有100多名女工得到照顾,工人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与“生产委员会”相结合,主要帮忙答复员工对计件、考勤等生产情况的疑问,及协助做好后进员工的思想工作;与“新工辅导组”相结合,落实党员与新员工“一对一”结对任务,帮助他们尽快融入企业。
3.贴近党员交流
注重调动党员积极性,把“三会一课”融入公司生产、业绩考核等活动,通过“讲、议、评”,引导党员各抒己见,形成落实有力、气氛活泼的良好效果。比如:去年,在一家客户的样品生产中,生产车间党小组将发现的一道工艺不合理,造成既费料又不美观问题结合进小组讨论会,组织党小组成员探讨交流提出改进方案并积极同客户协商修改,得到客户的充分肯定,为此客户还新增了一大批新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