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益管理通讯》结缘,缘于我承担的2018年度集团表彰会上的优秀员工发言稿的改稿任务,建议我们深入挖掘员工本职工作的优秀或对公司的贡献。于是我重新设计问题跟优秀员工详谈,挑出代表性的事件,对发言稿重新进行编排构思才算圆满完成。
此次写作让我意识到在工作、生活中处处都有素材、有故事,都是可以下笔成章的。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必须要善于捕捉真实、有价值的素材。我的第一篇文章《包装心得体会》的素材就来源于旺季时我和同事们在包装帮忙的亲身经历,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感同身受,而且文章也容易让人记住。
开始写作之后,我发现要写出一篇脍炙人口的好文章,除了选材外文章的结构、标题、词句、语言等方面也很关键。我们常说“一个好的开头往往是成功的一半”,其实这句话也适用于写稿。如果我们在标题和开头上“大作文章”。让人一看标题和开头就被紧紧抓住,产生悬念,那么读者自然就有兴趣读下去。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文采主要通过其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的,但是没有人天生就是作家,他们也是通过多读书、多动笔慢慢积累起来的,经过不断的锤炼和提升而成的。为了提升自己的文笔,我开始多看书、多阅读,增加知识面,对于经典或是优美的句子我还会记录下来,同时也多动笔锻炼自己,坚持每月投稿,提升写作能力。
2018年第一次参加集团主办的“21天通讯写作”,加入南益通讯员之家,在这里不仅结识更多热爱写作的同事,同时也阅读到很多优秀的文章,让我对写作的感悟更进一步。
曾经有人问国学大师刘文典:“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他回答说:“只要注意‘观世音菩萨’就行了。”众学生不解,他加以解释说:“观是要多多观察生活;世是要明白社会上的人情世故;音是文章要讲音韵;菩萨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菩萨心肠。”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许我可能终其一生都达不到大师所说的境界,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离成为一名优秀的通讯员会越来越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