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封面
正文
有意义的心肺复苏术培训

职场随感      南发 萍

  近年来,因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以及各种心脏疾病引起的心脏骤停,其发生机率大大的提升,且趋向年轻化。由于多发生在医院以外,如果没有及时抢救,就会导致身亡。医学上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就是说在心脏呼吸骤停的4分钟,是抢救的关键时间。数据显示,4分钟内有50%的可能被救活,4-6分钟内有10% 的可能被救活,6分钟后能救活的可能性只有4%,而10分钟后,救活的机率几乎为0。所以,今天南安市职工会在南发举行的“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显得格外有意义。

     在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手把手的演示下,我们对心肺复苏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场操作程序如下:第一步,观察周围的环境是否安全,是否对施救者造成生命危险;第二步,尽量跪在患者的右边,双膝距离一个拳心的位置,开始判断患者的意识是否清醒,轻拍双肩,在左右两边耳朵询问“同志,你怎么了?”;第三步是判断呼吸,利用5-10秒扫视胸腹部,观察有无起伏(一般情况下,7秒可确认是否有呼吸,一秒钟的计算方式 ,可用1001,1002,1003……1007来计算);第四步,高喊呼救,让现场会救护的一起过来帮忙,请人帮忙拨打120,打完后并告知结果,再请人去取附近的AED除颤仪;第五步,解开衣服进行胸外按压,按压的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用左手的掌根按住右手手指交叉叠在左手上,以100-120次/分钟的频率,深度为成人5-6cm,30次/分钟循环,以01,02,03…30的速度计算;第六步,人工呼吸,每做完30次胸外按压,做人工呼吸2次。先观察口中是事有异物,如有,用手从嘴巴右边往左抠出异物,左手按住额头,右手将下巴往上抬,打开气道左手捏住鼻子,用嘴巴包住患者嘴巴,缓缓吹入空气,并用余光观察胸腹部是否有略微抬起,才算有效。吹一次放开,再吹一次,总共2次。30次按压+2次吹气为一个循环,总共为5次。最后是否恢复,如没有,继续做。(提示:如不想做人工呼吸,只做胸腹按压也是有效的;对于溺水的人,顺序相反,应先吹气再做胸腹按压才有效。)

     熟悉了施救的步骤,我们也在进行了现场实操,在老师专业的指导下,我也完成了一组标准的心肺复苏的操作。今天的培训是很有意义的活动,希望每个人有机会学会这种急救的方法,对于亲人、朋友、紧急的状况发生时,不会不知所措,而是为患者争取时间,挽回生命。可能,有的人在实施紧急求助行为时,会考虑到,如果施救过程中,由于用力过度造成患者受伤是否要承担民事责任,会不会好心办坏事?其实,《民法总则》第183条和第184条,因施救过程造成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应义不容辞展开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