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时代 新思维

时间:2018-01 作者:本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个新时代里,创新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蓄势待发的新气象;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大国,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个新时代,同样也是企业发展的新时代。对内,我们要创新、要改革,要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对外,我们不但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还要开拓更广大的市场。

       要如何在新时代谋求新发展,抓住企业发展的新机遇,是对集团广大干部职工的新考验,应对之道,首先在于思维的更新。今年的元旦献词中,林树哲、杨连嘉、徐伟福三位董事局领导将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拓展企业新的发展空间作为集团二○一八年要重抓的四大项目之一。这是三十多年来,集团管理层对企业战略目标的一次重大调整,将企业发展方向从一国调整到全球。这就是全新视角下,企业发展的全新思维。

       三十七年前,集团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号召,到家乡投资设厂,为中国经济发展尽了一份绵薄之力。而今,国家日益强大,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更为重要的政治经济角色,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与之相匹配的是,国内制造业日益强大,我们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具备了与国际同行一较高低的能力,我们的战场已经从国内转向国际,我们迫切需要在更广大的市场中竞争、发展、锻炼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对制造企业最好的帮助和指引。我们要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对接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在互联互通中与海外客户共享发展机遇。走出去的第一步,就是试水东南亚。东南亚国家有充足的工源,也有发展的迫切需要,而我们有技术、有经验、有客源,将双方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我们就可以在东南亚建立全新、双赢的企业经营模式,求得更大的发展。

       和三十七年前走进来一样,我们同样抱持着实业兴国的初心走出去,在这一认识基础上,集团各公司还要坚定不移的进行国内企业的改革创新、管理提升和人才梯队培养,这是我们的实业之根。只有这样,我们的走出去才有力量,才能拓展企业的枝脉,结出产业升级的硕果。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大有可为的新时代,集团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和理解新时代的真正意义,思维开阔一点、判断超前一点、办法多想一点,执行更快一点,全力配合集团的发展战略,为南益新征程谱写一个精彩的开篇。